由上海大学教务部、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(上海大学)主办,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、文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、历史学系教工党支部承办的“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课程教学”集体备课会日前举行。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校、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研究中心、南昌航空大学等校相关教师线上参会。
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长云主持,文学院党委书记陆甦颖致辞。文学院院长刘旭光,文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丁佳蒙,副院长宁镇疆,以及上海大学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肖青峰、附属中小学教师代表顾梦岚、秦歌创元网,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桑茂林、杨小明,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管曹园园等线下参会。
与会教师畅谈如何上好大思政课
上大历史系教授王三义、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亮、机自学院教授王志明等从正确的历史观、国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、抗战时工业救国的历史传承等角度,阐述了自己对课程育人的备课思路。 文学院唐小林老师和学生代表分享了“淞沪抗战文化”的“挑战杯”项目如何依托国家级项目展开学生视角的创新研究。学生团队通过梳理史料、学术训练、社会实践等方式,将抗战精神融入人才培养,他们已设计开发了游学路线、文创产品、沉浸式虚拟展馆、微信小程序等。历史学系党支部书记朱虹介绍了该系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总体情况,现已有2门国家一流课程和7门校级党史融合课程。
上海社科院首届社科名家工程“仲礼学者”、研究员余建华以“今天我们怎样讲好伟大抗战精神”为题作报告。他说,要以求真的立场还原历史真相,更要以务实精神培养中国式现代化的栋梁人才。
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顾晓英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。她说创元网,教师要创新融入方法,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AI赋能创新教学。各学院课程思政分中心要在开学前加大集体备课力度,自觉将伟大抗战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教学,研究好讲述好新时代中国成就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申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